欢迎光临苏比克国际贸易(山东)有限公司官网!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权威报告

2021-08-28

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

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被大量微生物包围着的生态系统!人体内和体表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共有约十万亿之多,是人体细胞总和的十倍,编码的基因是人体的10-100倍。195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里德伯格把人体称为“超级生物体”。我们与微生物相互依赖、互惠共生构成人体微生态系统。

我国著名微生态专家、国家医用微生态制品工程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崔云龙多年来一直在呼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微生态就是保护健康”。

人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 腔、 鼻咽、 肠道、 泌尿生殖道等腔道粘

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可以分为三大类:

有益菌:好菌,就像环卫工人,负责打扫肠道,多则健康,如乳杆菌类、 双歧杆菌类等 60%(双歧杆菌90%);            

有害菌:坏菌, 制造垃圾毒素的坏人, 多则生病,如 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等占10%

中性菌:投机客, 墙头草根据前两种菌的多少决定与谁同伙,如乳杆菌、 大肠杆菌、 链球菌等占30%

     益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调节剂, 对肠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益生菌不仅能调节肠道菌群环境,提供能量, 还能激活肠道自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系统,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微生态系统,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健康的肠道黏膜菌群就像绿色的植被一样,占满了肠道壁,而如果人体微生态失衡则会造成百病丛生。

人体正常菌群的形成

人体在胚胎时期是无菌的,正常菌群的构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主要方式有:

² (1) 产道:胎儿在经过母体产道时产道内的某些微生物可借机侵入婴儿体内参与正常菌群的形成,;但该种途径不适用于经剖宫产分娩的胎儿; 

² (2) 婴儿出生后与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接触:某些微生物可以侵入到婴儿体内参与正常菌群的形成, 这是人体内正常菌群形成的主要途径;

² (3) 通过母乳喂养:母乳并不是无菌的,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 , 有利于婴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

目前普遍认为,作为益生菌的细菌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对宿主有益,无毒性作用,无致病作用,能在消化道存活,适应胃酸和胆汁,能在消化道表面定植,能产生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能保持活性,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

注意:

活性是关键:人体的消化道环境很复杂,在经过胃酸、胆汁等环境后依然能存活的菌株,才能到达大肠发挥其功效。

数量达到100万个才有效,否则就不能保证最终到达大肠的活菌量,也就无法保证功效。

 菌株要明确:所有益生菌都是按属、种、株三个层次划分的,益生菌的功效是以“菌株”为准的。以动物双歧杆菌B益畅菌为例,双歧杆菌是属,动物双歧杆菌是种,DN-173010是株,动物双歧杆菌DN173010所具有的对消化系统的改善作用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双歧杆菌都具有一样的功效。

益生菌在肠道健康效应中发挥的生理功能

1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通过外界添加的方式进入到肠道中,且定植于肠道黏膜上,通过自身的黏附和竞争性抑制作用,在肠道表面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致病菌与肠上皮组织隔离开来,抑制或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和定植,增强机体防御作用[4]。

      有研究报道,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所产生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

       另外,大多数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多为厌氧菌,肠道环境处于缺氧状态有利于其生长和定植,益生菌在局部大量繁殖则会形成缺氧微环境,而致病菌多为需氧菌,在缺氧环境下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同时由于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消灭病原菌,从而达到重建肠道生态平衡[6]。

2. 抗癌、 抗肿瘤作用

       正常菌群的抗肿瘤作用是由于益生菌的存在及其生成的代谢产物优化了肠道菌群的组合增强了免疫功能,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致癌物质的产生。

Moore等人报导了对肠道菌群与癌症间的关系,他们对不同地区, 不同饮食习惯, 结肠息肉患者和肿瘤低发区, 挑选出的87名对象进行研究,从这些人的粪便中分离出55-60个菌株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显示, 癌症发病率的高低和膳食组分密切相关, 而含益生菌的膳食已被证明具有明显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功效。

对正常菌群的抗癌研究显示, 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体或用其做成的酸奶食用后可活化单球巨噬细胞的活性, 增强全身性免疫应答。干酪乳杆菌、 乳酸乳杆菌、 奶油链球菌及各种双歧杆菌的菌体或酸奶上清液均具有相当强的抗肿瘤活性。

根据Akazan等人的研究每日 三次使用L. casei干粉制品并持续一年, 可以达到抑制表面膀胱癌的再发生;

²另外, 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阻碍结肠和其他器官中发生的非基因型和基因突变型的功能。

3、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些动物试验说明双歧杆菌能激活机体的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I gA抗体的产生,增强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人体免疫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将带来健康问题, 如过敏和炎症反应。

² 对正常菌群的免疫效果研究表明, 正常菌群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 增强细胞活性和增加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 gA) 的水平等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² 正常菌群的活菌细胞、死细胞或是发酵产物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研究表明, 一些乳杆菌发酵制品可使肠中与结肠癌有关的β -葡萄苷酸酶、 β -葡糖苷酶、 甘氨胆酸还原酶和硝基还原酶活性下降, 可使γ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激活物增加, 可使淋巴细胞和细胞数量增加。某些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崩溃,致使大量抗原侵袭所造成的。

² 研究报道正常菌群具有调节某些过敏反应的功效, 它是通过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来实现的。

4、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代谢产生的酸可促进对维生素D、 钙和铁离子的吸收。

² 研究表明正常菌群可合成多种维生素, 如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吡哆醇、 泛酸、 叶酸和维生素B12

² 当某些因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时, 明显表现出维生素缺乏症。

5、控制内毒素的产生

正常菌群可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 从而减少肠道中内毒素和尿素酶的含量, 使血液中内毒素和氨含量下降。让肝病患者食用益生菌, 发现血氨、 游离血清酚及游离的氨基氮明显减少。

² Koi zumi c等也证实, 正常菌群对门静脉肝硬化性有缓解作用。对此类患者每天口服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持续1个月,血氨下降, 症状改善。

6、延缓机体衰老

正常菌群能使机体中某些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酶活性升高,使衰老的物质浓度降低。

² 研究表明: 用婴儿双歧杆菌活菌液喂养老龄大白鼠,观察到试验组的大白鼠经喂养后, 血中抗衰老生化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衰老生化指标(过氧化脂质LPO)显著降低。

表明正常菌群对机体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²正常菌群在机体中代谢产生的酸, 抑制了肠内腐败细菌的生长, 从而减少这些细菌产生毒素和致癌物质, 延缓了机体衰老过程。

7、降胆固醇功能

许多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胆固醇, 每天吃酸奶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²最近有人用老鼠作实验, 先给试验鼠吃罗氏乳杆菌每天1 0 4 个细胞, 连续7, 再给予高胆固醇饲料, 与对照组相比, 其总胆固醇下降20%, 甘油三酯下降33%;

乳酸菌为何能降低胆固醇, 其作用机制认为:

² 乳酸菌可产生3-羟基-3甲基戊二酸(HMG) 而抑制了胆固醇合成时所必须的羟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活性;² 也有人认为发酵乳中由乳清酸衍生的代谢产物可降低胆固醇浓度;² 或由于乳酸菌可将胆固醇有效地同化或将其捕住使之不能进人血液。

8、抗高血压功能

²近来, 膳食疗法来治疗高血压的研究很多, 根据Tacano研究表明, 益生菌食品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²

其抗高血压效果在先天性高血压老鼠实验中得到证实, 从啤酒酵母和瑞士乳杆菌发酵乳中分离的三肽物质(Val -Pro-ProI l e-Pro-Pro) 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活性的作用。

9、益生菌的其他功能

提高食物转化率, 促进人及动物生长发育;

²改善人体健康水平, 有益菌大量增殖, 产生竞争性排斥作用, 控制消化道疾病;

²消化分解抗营养因子, 如植酸、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植物凝集素和非淀粉多糖, 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等。

综上所述,人体微生态状况决定了人的健康与生命。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我国许多民众肠道菌群严重失调,慢性病频发,所以,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人体微生态平衡。